记者近日在嘉化能源调研了解到,依托“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化工循环产业链,公司业绩避免了跟随油价涨跌而大幅波动以及日益增加的环保压力,并衍生出磺化医药产业链,开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资源循环利用

近年来,原油价格波动剧烈,不少化工企业业绩大幅波动,而嘉化能源是个例外。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以及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3.85亿元、33.91亿元、45.03亿元、55.76亿元和4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32%、0.18%、32.79%、23.82%和4.51%;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3亿元、7.45亿元、9.8亿元和8.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6%、17.97%、18.35%、31.7%和20.32%。

“我们的主营业务是以热电联产提供蒸汽为核心的循环产业,资源最大程度得到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嘉化能源董秘马现华介绍,公司此前业务是为园区其他企业供应蒸汽为主。2012年,投产国内第一条3万吨/年对甲苯磺酰氯绿色清洁生产线;2013年,20万吨/年放空氢气回收生产脂肪醇(酸)项目投产。公司循环产业逐步成型。

马现华表示,循环产业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外循环是以蒸汽供热和基础化工品业务为核心,园区内所有化工企业通过公共管廊、集中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相连,形成一个生态循环圈。公司所在的嘉兴港区形成了以工程塑料、合成橡胶、硅材料、环氧乙烷为主要产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园区产业关联度超过90%。比如,我们提供蒸汽、液体三氧化硫和烧碱给巴斯夫,提供蒸汽、烧碱、硫酸、氢气给合盛硅业;提供蒸汽、脱盐水和脂肪醇给三江化工,然后他们将冷凝水回转给我们。这些冷凝水温度60℃到70℃,比直接加工冷水效率更高。”

内循环是以热电联产为核心和源头,给氯碱装置、硫酸装置、脂肪醇(酸)装置和磺化医药装置供应蒸汽和电力。同时,氯碱和硫酸生产的副产品供磺化医药和脂肪醇(酸)装置使用。嘉化能源证代吕赵震介绍,热电联产装置所产电力可供应氯碱装置(氯碱主要成本是电力成本),使得该业务成本优势明显;氯碱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氢气用来生产脂肪醇(酸),副产品不用排空和污染;硫酸生产后余下的三氧化硫和氯磺酸可以作为磺化医药系列产品的原料。

马现华说,发展循环产业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以用电成本为例,公司发电成本在0.22-0.26元/度,远低于2017年浙江省氯碱工业电价0.57元/度,节约成本总计达1.7亿元;同时,缓解了公司的环保压力。“之前,氯碱副产品液氯和氢气被当作废物处理掉。现在通过园区产业链配套设施,液氯通过管道输送到日本帝人等下游企业;副产品氢气通过管道销售给德山化工、合盛硅业等下游企业以实现全部利用。”

新的盈利增长点

嘉化能源副总经理王宏亮说,为处理硫酸生产后余下的三氧化硫和氯磺酸等副产品,公司开发出磺化医药中间体生产线。“磺化医药产业链为公司开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2012年,嘉化能源投产国内第一条3万吨/年对甲苯磺酰氯生产线;2016年,4000吨/年邻对位衍生技改项目(BA产品)一期进行调试;2017年,公司出资2.85亿元收购嘉化新材料98.3%股权,实施年产3.8万吨TA系列产品,扩大磺化医药产业链下游产品规模。项目新增产能为对甲苯磺酰氯3.03万吨。其中,外售2.2万吨,其他作为下游产品原料。邻/对甲苯磺酰胺0.6万吨,邻甲苯磺酰胺0.2万吨,对甲苯磺酰胺0.5万吨以及对甲砜基甲苯0.3万吨。截至目前,嘉化能源磺化医药主要产品包括对甲苯磺酰氯(合成泰诺福韦)、对甲砜基甲苯(合成甲砜霉素)、邻硝基对甲砜基甲苯(合成BA原料)以及邻硝基对甲砜基苯甲酸(BA,甲基磺草酮中间体)。

新时代证券指出,近年来,磺化医药系列产品在下游药物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比如,PTSC大量应用于抗艾药中间体生产的原料;MST大量应用于兽药中间体生产的原料;OTSA大量用于不溶性糖精及磺胺类药物中间体生产的原料等。PTSC方面,环保政策趋严,众多不达标的磺化类中间体装置被关停,PTSC及其衍生物价格大涨,同比涨幅在40%左右。嘉化能源工艺逐渐成熟,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具备领先优势;MST作为PTSC的衍生物,市场需求量在1万吨左右,单价约5万/吨。财通证券指出,BA主要为先正达定制,是全球第七大除草剂产品、玉米田第一大除草剂——甲基磺草酮的重要中间体。甲基磺草酮2016年全球销售额达4.8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原药价格在23万元/吨,同比上涨87%。

王宏亮说,国内生产磺化医药系列产品的生产厂家不多,嘉化能源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生产商,经营该系列产品已有50多年历史。同时,业内企业通常只生产其中一种或数种产品,并围绕相关产品在产业链上展开竞争,而嘉化能源沿着产业链延伸多产品生产。“另外,国内采取传统间歇工艺生产的企业,因成本与环保劣势,多数减产或停产。而嘉化能源通过自主创新,以及十多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的支撑,实现了连续化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于同行业,从工艺源头上降低了三废排放,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马现华表示,根据计划,3.8万吨TA系列产品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行,2019年达产;BA产品2018年通过认证,2019年一期放量,2020年二期建成投产放量。“随着产业链的逐步打通,叠加环保监管趋严导致供给减少,以及中间体下游需求快速增加,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