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锦丽
陕西吴堡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全委兼散文委副主任,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散文集《月亮没有爬上来》《月满乡心》,报告文学《大地作证》(合)、《永远的月牙泉》(合)等。曾获冰心散文奖、中华宝石文学奖、黄河文学奖等,获甘肃省地矿局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和年度选集。
记者曾在一次作家采风活动上邂逅了作家秦锦丽,她恬淡的谈吐和特有的陕北女人的温柔与坚韧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生长于陕西省吴堡县,地处秦晋交界的陕北黄河岸边,所以我的性格兼容了秦陇大地和黄河儿女的共同特点。”秦锦丽的父亲是语文教师,受父亲的教育和引导,她从小喜欢作文。“父亲讲的故事成为我的启蒙,西游记、水浒、三国、当地神话,一讲一箩筐。记得父亲一两周回家一次,我上学后,他回来常要看我的作文本,边看边在上面划道道,表扬我这些句子写得好。父亲一表扬,我脚下像安了滑轮,走路干活儿做功课都风生水起。”秦锦丽的表情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般快乐。
(与陕西作家参观柳青故居)
也许是远离故乡、对黄土地特殊的偏爱,她的作品中透露着恣意的乡情和大地情怀,被写作圈称为乡土文学。“故乡的土地生长我,也生长我的文字,月光氤氲思乡情愫,也点亮我的灵感”。在接受采访时,秦锦丽用这句话形容了故土、月光与她的关系。
秦锦丽向记者透露,她小时候很羡慕城市的生活,可是成年后生活于城市后,又很庆幸自己出生于农村。她说:“土地使我从小懂得生活之艰难,要奋斗要创造。孕育和生发是土地的秉性,那么切近地与土地交融着,认知它感受它,骨子里对土地的认知和感受,在我的心底天然地种下了一颗热爱土地、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种子,朴素而热烈,因为热爱而常生感动,不由自主要把这些记下来,讲出去,于是越来越靠近文学。”
在城市生活多年后,她仍然常常喜爱到村庄里到田野里到山水间走走看看,享受那种自然、宁静和纯朴的美。她认为:“越是亲近土地,亲近大自然,人才越能体现人的自然属性,才能更真实地释放人的性情,才能由衷地热爱自然,尊重大地上的每一个生命,大地无言,草木有心。当我们投以体恤、关注、热爱时,就会获得无与伦比的、纯洁的、安静的快乐或是强烈的心灵震憾。”
纵观秦锦丽的作品,不难发现她的文字至情至性,由心而发,尤其以散文见常。“因为散文不拘泥题材,不受限长短,我喜欢这真性情的文体,它虽篇幅短小,题材零散,似是不易成气候,却最直呈人的文字功力和文学素养。看那诸子百家流芳于世的名篇,无一不是散文,宏观世界,微察人心,上溯千万年,下追亿万里,恣意纵横,竟是最自由而大众的文体。在散文写作中,我注重立意和真情,觉得对事物有深刻感触,立意鲜明,感情真挚时,直抒胸臆即可。而淡于揣摩技巧。如果没有真情感高立意,技巧再玩得好又有何用呢?当然三样能兼具,将是锦上添花。于是,我感动、我思考、我表达,就这样促成了我的一篇篇散文作品。”秦锦丽说。
如此,秦锦丽一路感动一路喜爱地书写着。2006年,秦锦丽的第一本散文集《月亮没有爬上来》出版。“当时朋友们笑议:你干脆写个月亮系列,下一本叫《月亮正在爬上来》,下下本叫《月亮已经爬上来》。朋友的话,虽为笑谈,倒是点透了一件事:我的写作和月亮的关系很密切,2013年出版的第二本散文集《月满乡心》。这乡心,既是思乡之心,更是抚摸大地之心。是对大地之上山川河流、田野村落、五谷人事的一次次造访、叩问、怀念、歌咏所成”。秦锦丽回忆道。
谈起秦锦丽对明月的特殊感情,她说:“中国文人对明月都有着天然的情结,既要写作,又还有繁重的本职工作,那么这一次次的创作、叩问、怀念、歌咏,可以说都是在月朗星稀、夜深人静中完成。明月相伴,明月为证,月光赐予我很大的穿透力和联想力。它也代表了我这颗善感、驿动的心。它让我在躁动的生活中寻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让我感悟到在黑暗宇宙中她是那样一个静谧而光明的存在,也启迪我发现人性中的美好。”这,就是秦锦丽写作的目的——让美好洇染美好,让感动激发感动,让情操熏陶情操。
鲁迅先生曾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说的便是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的重要性。从事了20多年文字工作的秦锦丽也践行着这句话,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感受人性。2010年,秦锦丽被推荐上了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记得当时我的导师、《民族文学》主编叶梅老师曾告诉我:‘你有生活,你的文字有质感,有温暖的底色。’”这句话给予她莫大鼓励,也成为她心里的一盏指示灯。
2008年春天一个宁静夜晚,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秦锦丽感受到生活的赐予。原来,她的散文《黄河缘》被甘肃教育出版社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集优方案》。她说:“当时我喜极泣下,久久地站立于阳台,朦胧的月光把天、地、心照得恍如白昼。”次日,她去纸中城邦书店买回三本珍藏。“这是生活酬我写作的褒奖。有什么比自己的创作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启迪和教育幼小的心灵更有价值呢,文学引领世道人心我践行了一点点。”秦锦丽坚定地说。
2012年,秦锦丽的父亲来兰州看望她。“有一天,我下班刚到家门口,听到屋里传出洪亮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朗读我的文章。说来也巧,那两月,我陆续收到《绿洲》《语文导刊》《大地文学》《金城》等几本样刊,父亲一一阅读。我开门进去,只见76岁的老父亲踱步阳台,腰身挺直,昂首捧书,声如洪钟,浑然不觉我至。我突然看到,父亲虽平日注重修仪,都没有他此刻朗读这气质儒雅、教范十足。看到精神矍铄的他,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秦锦丽微笑着说。
谈起这些年的写作体悟,秦锦丽以作家冯唐说过的话回答记者。“文章般若,千年不朽。如果你要说的东西没有脑浆浸泡、没有心血淋漓,就别写作。”秦锦丽非常赞同此言,“我将用脑浆浸泡,用心血淋漓,呈现文字于世界,不歇不休,求举头仰望之际,自慰不负旷宇间那轮永恒的光明皎洁,每当这时我就依稀记起小时候时常泛滥的河水,她裹挟着各种各样的 ‘宝物’流经村庄,退潮后滩涂上就会留下各种各样的东西,其中就有家家户户都能用得上的炭块,河水冲刷掉了炭块上的附着,它们变得素净光溜,烧起来银白的火苗 ‘哧哧’直抵锅底,那可爱的火苗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尤其当我琢磨关于写作的问题时,记忆中的火苗仿佛一下子闪亮起来,照得我脑子一片亮,这让我感觉写作就像是捞河炭,生活正如汹涌的河水,泥沙俱下,欢乐愁苦交杂,珍珠与破铜烂铁共存,而写作的笔就是剥离泥沙,拣拾珍珠的锄钯。”
秦锦丽在甘肃自然资源系统工作,性格与职业的关系,她对资源、环境极为关注。最近两三年创作了纪实作品《永远的月牙泉》和地学科普作品《高原寻宝—甘南金矿》,前者10月份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她克服种种困难,采访了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工作人员、普通游客近百人,深入挖掘和详实记录了各方仁人志士,特别是地质工作者以社会责任为使命,从大地质科学角度潜心研究、遵循水文地质规律、探索月牙泉的成因及破解治理良策,取得月牙泉应急治理的成功,使之起死回生、恢复清波荡漾、芦苇繁密、垂柳依依的原生态景观的调查研究过程。正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全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李四光学者”李文鹏先生在序言中所言说:“月牙泉应急治理成功的范例,为干早区生态脆弱区的地下水环境修复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广阔的思路。”秦锦丽以饱含月牙泉拯救者生命和心血的文字,为“永远的月牙泉”“永远的敦煌”树起一座不倒的丰碑。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张维迎与秦锦丽是同乡,曾题赠秦锦丽为 “黄河畔上的山丹丹”。记者认为这个比喻很贴切。秦锦丽生长于陕北的黄河畔上,生活工作于兰州的黄河岸边,自律、内敛、勤奋,不那么艳丽却一路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