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国内的云端笔记协作平台,不得不提到国内的新秀产品——我来,自去年9月份上线至今,“我来”用户已超过20万,每月正以200%-30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300分钟。在快速成长的背后,“我来”拥有着独特的成长智慧。本文将尝试多角度解读“我来”产品与团队优势,并浅析其高速增长下通过神策数据的大数据思维的应用与实践。
我来,回归知识应有的样子
有人曾提问:“为什么叫‘我来’”?有粉丝调侃:言外之意是,你们的软件太烂了,让我来!虽为玩笑,但用其CEO马锐拉的话来讲,“我来”确实融合了他体验过的国内外所有的同类产品的优点,经市场验证的产品力、用户使用体验,推动着“我来”快速发展。经过对比,“我来”的优势如下:
首先,网状结构,让笔记自由链接。“我来”通过“块引用”的方式,支持双向链接。这为用户创造了一个丰富触发器、提示和钩子的环境,一方面可以盘活旧知,重塑知识网;另一方面,这种去中心化的思考方式,能激发灵感,创新知识。
其次,对中文极致友好。细节成为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友好到在全角模式下输入的Markdown语法,无需频繁按下shift切换;友好到逐像素地调整中文标题字体大小、中文段落间距的大小;友好到即使增加了复杂度,也能确保中文链接的下划线不会和文字粘连在一起。
第三,“我来”有着得天独厚的访问速度优势和稳定性。团队在前期花了大量时间在设计基础架构上,现在应对千万级用户都能轻松如探囊取物。
总之,相比同类产品,“我来”更符合人类的思考与信息组织方式,让协同办公更加便捷与顺畅,它重塑了个人阅读经验和知识体系的建构流程,是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一次革命。
泡在社群里的“狂热者”
“知识不是线性的存在,而发散的代价是‘一发不可收拾’,我们都希望能有‘更好的知识组织形式’,‘我来’是‘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完美云端笔记’,而知识管理的布道者,才是其最大价值。”
作为“我来”的深度用户,昵称“我没有三颗心脏”用户在知乎高度认可了其产品价值。
自上线以来,凭借精益求精的产品打磨、低调口碑传播,“我来”快速聚集了大量粉丝。他们活跃在10+个微信社群以及若干个QQ群中,人数已过万。
“每天一睁开眼,拿起手机就是几百条微信社群未读消息,打开QQ群更夸张,每天群里有数千条留言。”
“我来”市场与运营总监Nemo介绍,这是一群自发组织、自发裂变、自发传播的狂热者。每个群都有一个可爱群名后缀“-西瓜”“-葡萄”等,大家在群里交流产品、讨论隐藏功能,与研发人员直接沟通并参与新功能测评,热议每一次改版。在使用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有专业同学,甚至粉丝自发回复。
另一面,粉丝的热情也给予研发团队极大的动力,在粉丝的“日常催更”中保证产品高速迭代。马锐拉也会亲自解释“该功能究竟做还是不做”。有人说:“3月每天都在上新,研发速度快到令人发指,别人花了两年才做好的行内公式,‘我来’竟只用了四天,令人感动,研发太厉害!”甚至有粉丝直言:“这速度几乎是某OB软件的三倍”。
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我来”,请在微信公众号“神策数据”后台回复“我来”,通过邀请码注册体验哦:SCSJ666
笔记产品的“Aha Moment”
粉丝狂欢的背后,一定有一款走心的“产品”。而每个“走心”背后,一定有个高逼格的“洞察”。而“我来”的“洞察”,源于“数据”。
“我来”团队均来自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团队成员不乏同业的工作经验,尽管如此,“在‘我来’做产品,不是拍脑袋、靠经验、不是谁经验丰富谁就能掌握全局。”Nemo说,“任何主观的想法都是靠不住的,是模糊的。在‘我来’,经验和数据要同时并行。”
“我来”研发人员占比75%以上,工程师氛围塑造团队很强的数据意识,一切靠数据决策:内部一切的沟通与汇报都是基于神策的后台数据完成,OKR设定中所涉的Objectives、Key Result都是根据数据情况制定。用户的留存率是衡量产品对用户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
在产品设计中,Aha Moment是新用户在体验产品初期发现产品价值的时刻,一旦找到了用户的Aha Moment,那么用户就更有可能留存下来。经过多次A/B测试来对比留存效果,运营人员发现,新用户注册后第二周仍产生留存的用户,产品黏性很高,这说明新用户在前两周的产品体验是影响其去留的关键。
基于此分析,“我来”的邀请码机制中,设置规则为:用户能够直接通过积分兑换共计15天的专业版会员的免费试用。同理,在收费方式中,不同的空间版本提供不同的服务,其中个人试用版所支持的“块数量”设定为3000,这也是根据DAU前10%的用户的使用特点来决定的,如此设置提升了用户后期留存率,以及升级至专业版、团队版的概率。
数据驱动下的精细化运营SDAF闭环
“我来”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感性的内容与理性的数据做到了很好的融合:用数据听取客户声音。作为“我来”的合作伙伴,神策数据配合其搭建了SDAF(洞察-决策-行动-反馈)运营闭环。
1.产品:用户行为数据决定产品迭代方向
“我来”倡导的是,让笔记像乐高一样随心拼接,这正如同人的大脑。然而,产品的改进是否能够符合用户预期?用户体验是否顺畅?对此,除了社群中粉丝的直接反馈外,Nemo说:“通过神策我们搭建了很精细化数据指标体系,任何一次产品迭代,都会对用户行为进行跟踪,我们通过用户表现洞察用户需求,判断哪些是用户喜欢的,哪些是不喜欢的,并在下一次产品升级中做出改进。”
这是一个基于数据流的“洞察-决策-行动-反馈”运营框架闭环,也是神策一直给客户带来的价值。除产品之外,在营销和运营方面亦是如此。
2.营销:玩转“裂变”,转化率高达88%
在营销方面,相比砸钱做品牌广告,“我来”更倾向以数据为导向找到精准用户。Nemo介绍,工具型产品天然具有社交属性,尤其是内容类具有丰富的分享场景,比如工作中的内容汇报,这极易实现裂变。基于此,“我来”通过邀请码的形式,实现了用户的快速裂变——每位用户都拥有一个专属邀请码及专属邀请链接,当新用户从该链接、或输入定制邀请码进行新用户注册时,可获得20积分,该积分可用于兑换半个月的“个人专业版”。
目前,“我来”通过邀请码的产品引流已经占据每日新增注册用户量的50%以上,通过神策分析,运营人员发现通过邀请码注册的用户,转化率高达88%;而通过知乎等渠道的自然流量的转化率为30%+。
通过邀请码进行裂变营销,是“我来”行之有效的运营方式。伴随持续的数据分析与用户洞察,营销具体策略与细节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注册转换漏斗(数据为模拟)
3.用户:分层与差异化运营策略
在用户运营方面,“我来”运营人员根据用户的行为特征和偏好,进行了用户分群,将用户分为预流失用户、活跃用户、付费用户等,并针对不同分层的用户进行不同策略的运营:针对预流失用户,制定个性化的推送内容,例如App Push,发送短信等用户召回干预,如果进行两次动作后仍未被召回,则不再做投入;针对活跃用户,运营人员保持跟踪用户的使用情况,会适时做付费提醒、新功能上新提醒等方式等。因为用户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运营策略的调整也会随着数据情况作出不断的调整。
让团队都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我来”希望团队都具备独立数据分析的能力。在选型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时,团队有着高标准的考量,而选型神策数据是综合评估产品专业性、易用性、服务等方面的结果。
在选型之前,Nemo体验了多家用户行为分析平台,她坦言,有些产品用起来“异常痛苦”,简直是“上世纪的产品”。他认为数据分析厂商的服务响应必须及时,保证文档足够清晰……这样才能保证非技术出身的同学能看懂,能操作。
关于神策数据与“我来”的合作,Nemo补充介绍:“有一些细节能让我感受到神策的用心,比如,追踪链接生成十分方便;留存率上的柱状图的颜色变化——一天比一天浅,这种UI设计让我自然感觉到用户流失的“紧张感”,关注这些细节的公司不会差,未来会持续深入合作。”
综上所述,在工具型产品中,“我来”围绕数据分析的探索、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其数据化建设具有前瞻性,这无疑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未来将持续在云端笔记寻求突破,打造让用户满意的产品,实现深度体验和情感上的最佳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