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扬子江药业集团全程公益支持的“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规范化诊疗提升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针对近年来儿童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基层诊疗面临诸多挑战的现状,通过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汇聚全国中西医及药学领域权威资源,致力于推动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诊疗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启动会汇聚了医学、药学及机构、产业界等多方力量。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捷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龚四堂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宝西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江米足教授,岐黄学者、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熊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王晓玲教授、扬子江药业集团市场部负责人谷成明、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马庚等共同出席,并就项目提升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研讨。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由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共同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约占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的20%~30%。尽管无器质性病变,但存在症状反复、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方案差异大等问题,常导致患儿辗转求医、家庭经济与精神负担加重,同时也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能力提升提出挑战。
倪鑫在致辞中强调,功能性胃肠病是困扰儿童健康的常见问题,加强中西医协同研究意义重大,期望能够汇聚多方智慧,凝聚更多力量,携手向更广泛的儿童疾病治疗领域拓展,使“一切为了孩子健康”的共同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
大会主席吴捷表示,期望通过启动这一项目,能够构建起基层医生规范化诊疗的清晰路径,同时强化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实现对基层医生功能性胃肠病诊疗水平和儿童健康水平的双提升。
据了解,此项目将从三方面进行有序推进:一是以国家2022—2024年发布的相关诊疗指南共识为基础,制定更具实操性、统一完善的诊疗规范和策略,尤其着重挖掘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用药方面的潜力;二是开展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系统化培训,计划开展多场区域性学术会、院内及院间(MDT)多学科诊疗交流会议、地区宣传巡讲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三是建立多学科协作网络,联动综合儿科、儿消化科、儿中医科及药学等多领域资源,并通过专家实地查房指导、基层医生进修等方式,为复杂病例提供跨学科会诊支持,强化实践能力,力求实现诊断更精准、治疗更规范、患儿更受益、家长更安心。
会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郭静对项目执行方案进行了详尽解读,为项目具体提升实施路径提供了操作指引。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研究员林琳围绕《基于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和全国死因数据库的专病队列和服务体系建设》课题,详细介绍了专病队列数据库的应用。数据库的支撑不仅为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实现精准规范诊疗开拓思路,同时也为推进新药研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增添助力。
作为公益支持方,谷成明表示,扬子江药业集团始终心系儿童健康,已推出神曲消食口服液、儿童咳颗粒、金朴消积颗粒等多款满足儿童健康需求的产品。在此次项目开展中,集团将充分运用在临床用药数据比对、资源整合、科普宣传等方面的优势,强化AI与大数据的协同运用,将患者症状、西医病理、中医辨证论治紧密相连,并计划与国家相关数据库实现联动,深入剖析疾病,将真实世界的数据转化为循证证据,使医生诊疗更有依据,家长教育更为科学,为推进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诊疗标准化、规范化贡献力量。
与会专家对扬子江药业集团公益助力儿童功能性胃肠病诊疗规范提升工作的落地实施给予肯定,并期望神曲消食口服液能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中药循证研究提供更多有力的数据,助力更多儿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