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7-04-18产经周刊2版01s001

椰树、露露长期霸占着植物蛋白饮料细分市场,但纵观整个行业,一直未有统领的龙头企业现身。维维股份与达利食品先后宣布进军即饮豆奶市场。植物蛋白饮料被视为蓝海,高利润吸引着部分饮料巨头入局,但产品口感局限,质量参差不齐,被细分的市场中,总是充斥着大批模仿者。

入局者渐多

植物蛋白饮料近年来一度火热,乘着大健康的东风而来,已然成为饮料市场的关注焦点。不少企业纷纷涉足植物蛋白饮料市场,期望激烈竞争迸发前分一杯羹。日前,达利食品推出三款豆奶产品,宣布进军豆奶行业。

在此之前,维维股份也透露,豆奶粉的升级产品已完成区域市场测试,在全国陆续铺货,不久全国主要城市各大商超甚至餐饮店将可以买到。维维股份表示,液态植物蛋白饮料的推出,是维维股份打造的最新产品,由“粉”到“奶”,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维维的“二次创业”。

由于豆奶主业业绩不振,维维股份开启了多元化之路,而在多元化之路上屡遭坎坷也让该公司不断品尝业绩苦果。据了解,近些年,除了豆奶外,维维先后涉及乳业、酒业、房地产、矿业(煤炭业)和金融等行业,但是并没有太过亮眼的成绩。此次推出业态豆奶产品,业界猜测维维股份是要回归主业,强化主业优势。

不同于碳酸饮料、纯净水等细分领域的竞争激烈,目前植物蛋白饮料还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蓝海市场,在看到市场背后隐藏的商机之后,除了椰树、露露、六个核桃、银鹭等老牌企业之外,仍有不少企业也在酝酿自己的植物蛋白饮料产品。这使得目前包括伊利、蒙牛、汇源在内的各大食品饮料行业巨头已经开始争相入局,而他们的进入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植物蛋白饮料的逆势增长。

企业阴晴不定

由于植物蛋白饮料的利润水平相对传统饮料更高,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视为未来业务增长点,在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去年整个行业发展。全球来看,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在2010-2016年有14%增长。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销售总额超过1000亿元,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1600亿元。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自2014年来,植物蛋白受到市场追捧,尤其随着大健康趋势深入人心,整个产业高速发展。植物蛋白领域前景广阔,这既是发展前景,也是增长前景,整个植物蛋白市场体量有巨大的空间。

相比于整体见好的发展态势,但从企业发展来说却阴晴不定。在豆奶业务中,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维他奶之前发布的2016/2017财年半年业绩显示,中国内地业务已成为维他奶最大的营运市场。维他奶中国上半年度收入与经营溢利均上升7%,分别为16.19亿港元和2.82亿港元。

相比于体量较小的豆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中的三甲:核桃乳、杏仁露、椰汁正在稳步发展。养元智汇、承德露露和椰树分别为这三个领域的佼佼者。从产能来看,养元智汇较有优势,2015年养元智汇的核桃乳产量超过100万吨,同期承德露露的产能为32.5万吨,椰树集团的产量为38.8万吨。

椰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波坦言,2016年,该集团产值为40.21亿元。这一数字虽仍让不少同品类品牌难以望其项背,但却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出现下跌。据了解,椰树集团产值在2013年以44.56亿元达到近十年来峰值后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而2016年产值较三年前下滑幅度超过一成。而根据承德露露此前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承德露露的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6.13%。

豆奶业务不被看好

植物蛋白饮料发展势头正猛,但细分品类发展却不平衡。朱丹蓬指出,作为植物蛋白饮料中的一员,豆奶行业今年遇到发展风口,不少企业都在布局。中国豆奶行业呈现出以区域性品牌为主,全国性品牌缺失的状况。通过一些企业的运作,这种情况未来会有所好转。但朱丹蓬并不看好该品类,“区域性品牌为主的现状以及核心竞争力难以体现,使得整体的产品附加值可上升程度并不大”。目前,该品类可议价能力不高,产品口感的差异小,朱丹蓬并不认为豆奶饮料是有持续发展力的品类。

总体来说,豆奶饮料产业会有一个全国性的品牌出现,但该品类的体量与容量并不大,因此增长空间也并不理想,企业做战略大单品想法会很难实现。朱丹蓬认为,达利做的豆奶业务,第一年也并不会做得很大,可能会有10亿元的销售额,这与达利食品年收入178亿元相比,体量仍不够看。

目前,豆奶产品如何与新生代的消费者产生互动,形成一定的品牌认知度,打动新的消费群体,考验着厂家的营销能力。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大健康产业势头正猛,搭上顺风车的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已有成为蓝海的态势。但面对着产品品类的老化,创新程度较低的现状,要走超级大单品路子的豆奶饮料行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