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名为“水滴直播”的网络平台上出现全国多地学校的课堂直播画面,引起热议。记者发现,参与视频直播的学校涉及多个省份,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班均在其中,直播场景多为教室,也有学生宿舍。家长对此态度不一,有人认为这能让他们“见证孩子的点滴”,也有家长担心出现安全隐患。有学生则坚决反对,“就算是为了监督学生,结果向公众直播,也太不顾忌学生隐私了。”

在全民直播时代,任何日常行为都可能被搬到直播平台之上。如果说,个人将自己的合法行为进行直播,不会导致太多情理纠葛,那么,将课堂甚至宿舍活动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就公开直播出去,就值得审慎打量。

直播中小学课堂并将画面发送给特定家长,这是不少中小学的做法。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好好听课,或者授课老师不好好讲课,甚至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有非正常举动,比如过度体罚、猥亵等。所以,以为了孩子的名义,他们会要求学校在教室安装直播软件,以便随时看到孩子的情况。

但是,若没有取得同意、授权就将课堂行为直播出去,既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也损害了一些监护人的监护权利。要知道,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权。如果他们对可能侵犯孩子隐私的直播行为说不,学校就要考虑他们的意见,而不能简单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所谓民主原则,无视他们的意见。

另外一个问题是,一些学校在直播的时候,并不只是针对学生家长直播,而是公开直播。很多学生的相貌、衣着、行为举动完全暴露在陌生人眼里,如果被一些心怀不轨者盯上,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尤其是对一些幼儿而言,因为防风险能力较弱,他们更容易陷入危险。

侵犯学生隐私权还只是法律意义上的,直播带来的最大隐忧是:它会制造一种监控、压制氛围。一举一动都在镜头监控下,这让学生感到极大不自由。为了让镜头背后的家长满意,他们会刻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表演,这对形成健全的人格没有好处。

正如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人发明了工具,反被工具所驯化。直播工具进校园,可作如是观。直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看似是“为你好”,但恰恰是这种保姆式培养模式,让学生一些正常的行为受到极大约束,影响了他们的正常成长。值得格外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科技赋权的时代,各种新的互联网工具被应用到各种现实场景,确实会对人的生产、生活产生革命性变化,但如果它们违背正常的社会运转逻辑而强行入场,效果可能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