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工业经济经历了一季度“高开”,二季度“稳走”,三季度“继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关键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企业家对经济形势的预期更加乐观,信心不断增强。
对未来的信心首先体现在投资力度的提升上。今年以来,浙江投资增速稳步回升。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23206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13490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浙商回归到位资金3737亿元,同比增长42.7%;实际利用外资919亿元,同比增长13.7%,更提前完成了“五年五千亿”目标。
企业信心还体现在一系列预期指数上。“今年以来,企业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连续多月保持上扬态势。”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说。
“走出去”步伐更坚定
企业有着最敏锐的市场嗅觉,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的复苏可谓是企业信心的主要来源。
“与前两年的外贸寒冬不同,今年前三季度,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市场温和复苏,‘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加快增长,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回暖,使得浙江进出口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杭州海关统计专家介绍。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4.4%,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9.1%。而在新兴市场方面,前9个月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4607.6亿元,同比增长9.1%,进口1216.1亿元,同比增长48.8%。
在这一复苏态势下,企业积极性不断提高,“走出去”步伐更为坚定。今年8月,华立集团布局墨西哥的北美华富山工业园正式动工,建成后预计将吸纳百余家中资企业和世界各地企业投资建厂,为当地提供两万个就业岗位;今年9月,巨石集团位于埃及的4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产能项目正式投产,将进一步提升巨石的产品供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效益……
在内需方面,前三季度,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66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电子商务大省,前三季度浙江网络零售额8613亿元,同比增长35.9%,省内居民网络消费4430亿元,同比增长34.6%。
改革激活发展潜力
改革带来信心,今年以来,浙江各重点领域改革的有效推进,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得到有效挖掘,激发了企业积极性。
今年以来,“中国制造2025”扎实推进,宁波市、湖州市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杭州市积极争取“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余杭、余姚、诸暨等6个“中国制造2025”县级试点示范持续深化,企业未来发展有了发力方向。
浙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扎实推进。省经信委重点监测企业三季度问卷调查显示,对下季度生产预期持肯定评价的企业占比达94.9%,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浙江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6%、11.1%、11.5%,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向中高端迈进的信心。
近期在北京举行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的LHD联合动能海洋发电项目,成为引人注目的创新浙江元素。LHD联合动能海洋能大型实验室总工程师林东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目前我们正在研发总装机10兆瓦的项目,加快向产业化迈进,有信心在未来打造一个全新的万亿级产业。”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浙江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也为企业再投资、再生产带来了动力。
“降成本”“去产能”扎实推进,省政府出台的85条企业减负降本政策,前三季度共计为浙江企业降低各类负担和成本920亿元,为企业生产经营减轻了负担,更能腾出手来提质增效。同时,1月至9月,浙江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509家,整治“低小散”“脏乱差”企业14500家,处置僵尸企业327家,市场竞争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提升。紧扣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浙江已全面部署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更已形成了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标准清单。
今年以来,浙江加快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全面落实国家放宽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政策,鼓励八大万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浙江在线记者 陈佳莹)